新冠肺炎疫情预防小知识
发布时间:2020-09-01 发布者: 点击数:
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怀疑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应及时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
1.无发热、无流行病学史:注意个人防护,增强免疫力;
2.无发热、有流行病学史:居家隔离,监测体温,必要时筛检病病毒核酸,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
3.发热、无流行病学史:居家隔离,社区医院就诊,监测体温,疾病如有进展及时到就近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
4.发热、有流行病学史:立即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减少人群接触,加强个人防护。
二、 冠状病毒会不会通过眼结膜感染
研究人员认为,当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气溶胶散播时,无法区分是眼睛还是其他部位的粘膜暴露导致了感染,没有佩戴眼罩会导致面部皮肤暴露,这会让病毒传播到除眼睛之外的其他粘膜。另一种解释是,缺少护目镜也意味着医护人员采取疫情防控措施依从性不强。
三、新型冠状病毒是通过近距离飞沫和病原体接触传染,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这两点。隔断方法当然是:戴口罩,接触公共设施戴手套,不聚集,不聚餐,远离人群,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注意卫生形象 营造良好氛围病菌飞沫数千万。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四、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
2.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3.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5.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不得已必须去时最好戴口罩;
6.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也可减少感染的机会或减轻流感症状;
7.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
五、 心理健康的小常识:换位思考,避免“贴标签”学会换位思考,将有助于你更好的理解他人,同时,也更容易得到他人的理解。正如此次疫情,隔离是为了更好的对抗病毒,而并非是被感染者就等于病毒。你需要知道,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解决,大多数疾病都可以治疗,有时,我们需要一些时间和耐心,而当下,比病毒更危险的是一些人的自以为是和“无知”。